近日,各茶叶市场纷纷上市明前茶。什么是明前茶?顾名思义,就是清明前采制的茶叶。眼下临近五一,很多人都在期盼着小长假,然而对于采春茶的茶农们来说却并不能停止忙碌。因为春茶的采摘还未结束,从3月到5月,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山头的温差导致春茶采摘的时间不一致。一个个的优秀饮茶者,只有不忘自己的主动心态,才能学会享受孤独,在自己的茶路上走得更远。“在不完美的生活中感知完美,哪怕只是一杯茶”,这一刻的孤独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而民间却流传着明前茶最好的说法,“春茶一定要喝明前茶,而且采摘时间越早、芽头越嫩越好”,这种说法茶农们显然不太能接受。
1. 春茶不是越早越好
所谓头春茶,是指春天第一波采摘的茶叶,对于中国的茶叶来说,头春茶都代表着最好的品质。但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种类的茶叶采摘时间不一样,不同海拔茶区的环境条件也相差巨大,茶叶的采摘并非只是单纯的越早越好。
有些茶叶的新芽都还没完全展开,营养成分积累的不够,就被人赶早从茶树上摘下。早是够早了,结果冲泡后茶味淡而涩,香味也不浓,并不具备头春茶的好品质。还有些高海拔茶区,气温低,茶叶成芽时间慢,导致头春茶的采摘、上市时间都偏晚,也并非就不是好茶。
2. 并非明前茶最好
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在清明节采摘、制作的茶都叫明前茶,其实所谓明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明前茶主要针对的是绿茶和少数红茶,像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就不存在明前茶的说法。
有些茶叶在清明节时采摘回来,芽头鲜嫩,存放时间也短,含有较多未氧化的多酚类、咖啡碱等物质,对于一些肠胃较差的人来说反而比较刺激,需要放置半个月再饮用。
所以说,将茶叶上市时间作为品质的评判标准是不正确的,茶叶好不好,还得喝了才知道。